第四十章-《春风似我》
第(3/3)页
等了一会儿,韩教授示意大家安静:“大家的思路无非是两个方向,一是检测计算机有没有主观意愿和情绪,比如会不会害怕,对某个问题怎么看,二是检测人不能达到的迅速精准的计算。但是也如你们刚才讨论的那样,这些问题都有办法进行规避。比如计算机可以收录人类关于害怕的描述,关于某个问题的看法,也可以在面对计算时给出错误答案。这就是一场人类自己的博弈。“
人一方面尽可能多的进行预编程和学习训练,另一方面又在尽可能地找出计算机异于人类的地方,再改善训练,再找出问题,如此循环。
“我们把视线拉到更近的现在。不久之前,我们还在说,计算机的识别能力、思考能力还不如一岁的孩童。在未来,你们设想下,计算机可以达到什么样的识别水平和思考水平?”
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。
虽然很多电影里给出了很多脑洞式的设想,但是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看,这些设想都有不严谨的地方。所以,未来的计算机可以达到什么样的识别水平和思考水平?
礼堂里一时寂静无声。
韩教授依旧微笑着看着台下思索的面孔,仿佛是当年,导师给他们提出的问题,计算机有智能吗?可以像人一样思考吗?
他和他的同学们,也是这样若有所思的表情。
没有人回答。
“我们已经畅想过很多,无人驾驶的汽车,日夜工作的机器人,家庭管家,甚至是艺术创作,都可以由计算机进行。人类有想法,把这些想法变成方法。这些方法可以由算法、启发式、程序或作为计算机骨干系统的程序来表示。最后,我们得到了机器的产物,称之为结果。People、Idea、Method、Machine、Outcome,这些共同组成了我们所说的人工智能。“
和沈清梦曾经想过的那样,工厂里没有工人,学校里没有老师,每个人家里都有私人管家。这些在韩教授的讲述下,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,在所有人面前徐徐展开。
给沈清梦上启蒙课的时候,韩教授也说过这些。当时懵懂的沈清梦,并没有如现在这般震撼和触动。越是深入地学习,越是能领会到其中浩如烟海的奥妙,也越发觉得自己渺小。
身边的林敬也是如同她一般,沉浸在对未来的展望中,双眼发亮。在座的所有人,又何尝不是?
真正改变生活方式的未来,不是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,而是在身边触手可及的改变,有谁能不心向往之。
韩教授的目光再次落在沈清梦身上,仿佛那天和老沈,隔着半个礼堂遥遥相望。
如果说老沈给到她的鼓励,是从自身散发出的精神激励,韩教授描述的未来,就是从外部卷起一片海浪,裹挟着她飞速向前。
讲座最后没有提问环节,大部分的互动已经在讲座的过程中完成了。
夏为民上台宣布讲座结束,整个礼堂安静了几秒钟,才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。
学生们陆续退场之后,沈清梦和林敬被叫住留了下来。
在一间办公室,夏为民陪着韩教授坐在一边,桌子上摊着他们这次月考的试卷。
看见两人走进来,韩教授一脸笑意地招呼沈清梦:“梦梦,来。”
沈清梦依言走过去,韩教授点了点她的试卷:“老沈说你状态不好,让我来鼓励鼓励你,我看你的卷子答得很不错,应该没什么适应不良的地方吧。就是瘦了太多,是不是压力大?”
沈清梦得了夸奖,撒了两句娇,把韩正青逗乐了。
说了几句话,又看向林敬:“你的试卷也答得很好,基本功很扎实,就是答题有些懒,不愿意想太多。”
这个问题沈清梦和杨理都说过,现在被韩正青点出来,林敬有些脸红:“谢谢教授指点,我会注意改正的。”
“我听夏老师说了,你们都是这次夏令营的好苗子,我期望能在寒假的国家集训队见到你们,也欢迎你们报考京城大学。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