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那兔第二季有24集。 本来只有12集正片,与第一季数量一致。但电视台那边表示,12集太少了不够放,希望能稍微增加一点。 这很好理解。 毕竟《那年那兔那些事儿》第二季是登录电视平台播出的动画,只有12集的话,怕是播一周不到就没了。 正因如此。 经过制作组的反复研究,最终决定延长动画第二季的剧本,将12集的正片拓展扩容到24集。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。 因为之前的一集被拆分为两集后,首先时长更充裕了,也能将故事讲得更完整了。 缺点么…… 非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,那大概是这一季的《那年那兔那些事儿》,没有那么搞笑了。 台词减少了很多“网络流行语”的出现频率,剧情中也没有「麻蛇」这位特别角色。 该怎么说呢? 郭宏伟制作的这一季那兔动画,更看重如何把故事讲好,所有的台词、角色与背景都是为剧情服务。 与动画剧情无关的东西,全都从正片里删除抹去了。 “讲故事,讲好故事。” 郭宏伟解释道:“我不否认,一些网络流行词、流行梗的运用,可以让动画变得更搞笑更有趣。” “但这太破坏氛围了!” 氛围感,代入感很重要。盲目堆砌网络烂梗,最后呈现出的效果,只能像春晚小品一样遭人嫌弃。 他这话说得很对。 顾淼认同郭宏伟的理论,对于《那年那兔那些事儿》第二季减少各种网络流行语的植入表示支持。 当然,支持归支持。 那兔终究是一部脱胎于“军迷”群体的动画,一些能让军迷们会心一笑的圈内梗,还是可以玩一玩的。 不能忘本嘛! 总不能因为那兔动画火了,影响力破圈了,所以就抛弃原本支持这部动画的军迷吧? 那未免太白眼狼了…… 通过对制作组的全面检查,顾淼对徒弟郭宏伟的工作成果十分满意,勉励大伙戒骄戒躁,沉下心来认真打磨作品。 虽然那兔是一部不挣钱的动画,万宝所得收益几乎全捐出去了。 第(1/3)页